七旬老人被撞倒在地还要负责

如何才能避免一场交通事故的发生?这起事故准确诠释了“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的内涵。8月29日7时34分许,七旬老人陈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八达路与南二环交叉路口被由北往南行驶的机动车驾驶人方某撞倒在地。然而,就在碰撞发生时南北向绿灯开始闪烁,随即转为红灯。
事故发生前一分钟,陈某由北往南行驶至该路口时,见信号灯变为红灯才逐渐放慢车速越过停止线和斑马线后停住,随即左侧车流涌了上来从他的眼前驶过。待三四辆大货车经过后,车道呈现“断流”,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陈某还没等信号灯变绿便着急着往前行驶,停停走走驶至第三车道时与一辆红色小车相撞,整个人摔到前车盖上又跌落至斑马线上。他的电动车也被撞飞十米多远,后尾包脱落,车辆零件散落一地。
此时,方某推开车门查看了陈某伤势便立即拨打120并报警,紧接着搀扶陈某就近走向道路中间花坛处坐下休息。待交警赶到现场,陈某正被抬至救护车上送往医院。经医院诊断腿骨折,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我前面是一辆厢式货车,他(陈某)可能以为后面没车冲上来了。”方某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行驶时没注意到一旁有电动车驶来,情况有点突然一时反应不及。“我(如果)看到他冲来肯定停了,这最基本的(驾驶)常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故中,陈某被撞时绿灯已开始闪烁,这意味着其还需等候红绿灯的时间并不长,而着急赶那几秒的时间让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陈某终究要为自己闯红灯的违法行为负责。
交警提醒:“七旬”、“老人”、“电动车”,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弱势群体”的标志,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性闯红灯等无视交通法规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约束。此外,电动自行车是典型的“肉包铁”,便意味着受伤可能性更高,且由于电动自行车没有相关保险等,事故发生后的治疗、赔偿等也没有保障。因此,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不要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