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在线 | 八婺诗联 |
2024-02-17
绿皮车上的新春乡情

剑南
5758
10
绿皮车上的新春乡情
静平诚谦
我确信,这是我25年以来,在家过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年,在军校期间过了一次或两次记不清了,一次是转业后在家过的,就是今年第一个年!
我所谓的“过年“,是一定要过了除夕或初这一天的,否则便不能称之为“年”了,当得知买的火车票要“初一”晚上才回时,老家的母亲略显失望。
但想要两天一起连过,这种想法其实挺奢侈的——因为这么多年,每次到过节的时候,无论在部队还是在进了公安以后,过年往往是最忙的时候,只有战友们之间相互照顾,少数的几个人才可以和家人享受团聚一下。
许久没有坐绿皮火车了,这个“祖师爷“己随着高铁时代来临越来越远离大众的生活和视线。
可印象中关于绿皮火车的记忆有一些是很清晰的:
比如,儿时随父母去南阳谋生,坐在火车上在山间穿梭,看着山下远处行人如蚁……上军校时探亲来回返程遇上打工潮,列车长让我们协助守好秩序——就是那唯一的一两次……在部队工作探亲帮助携儿带女的父母扛行李,到了饭点便有”香烟啤酒八宝粥“的吆喝声……
其中最近的一段经历是2019年刚转业那一年,乘坐绿皮火车祖师爷端午节前天赶回老家——想在家过第一个端午节,端午节也是考上军校后从未在家过过的。怎料想走到衢州地段时,车子停了下来,一直停到将近天亮,那是九个小时以后的事情,列车长也一直不向大家解释发生了什么引发全车民愤——因为还有回去陪儿女中考还高考的,于是便群起而攻之……想想僵持也不是办法,便站出来讲了自身经历和迫切之情,并和列车长商讨化解之策,10分钟后,我做了3分钟的演讲,大家各行其是……列车长百般道谢——后来才知道,竟然是前面因为暴雨的关系,导致山体塌方了,我又返回了金华和家属小孩过了端午,下午再返回老家,母亲还留了粽子,糖角和艾叶鸡蛋……那是乘绿皮车最近的记忆。
现在高铁时代到来,我们动辄坐高铁,速度是快了,可是那些在绿皮车上发生的故事却少了,那种热热闹闹、拥拥挤挤、嘈嘈杂杂杂杂的场面却少了。有时不禁想:其时慢也是一种生活,一种态度,有时侯,慢才是快,慢才是真,慢才是人间烟火!
这让我不禁又动了一下想坐绿皮车返程的想法,我爱人欣然同意,于是就买了返程的绿皮车,再享受下也这人间烟火气。返程的绿皮火车票因为下手不够早,所以仅抢了四张上铺的车票,车次是K8511,6车厢4张卧铺上铺3个隔间。两个小孩儿带在身边显然有些不便,这也是我们在买火车票时的一个顾忌,但是下了决心要体验这段经历,带着孩子们去体验一下坐绿皮车的经历,让他们接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教育,接受一下我们曾经经历的事儿,在便捷时代,对比那个不太便捷时代的一种感觉,也是挺好的。
大年初四,我们在恋恋不舍中作别了父母和家乡,登上了返回金华第二故乡的道路。我顺路和四个高中同学去看了班主任,聊了二十多年的同学过往和高中生活,不胜感慨……小姨家的表弟送我们到了火车站,距离火车发出时间还有25分钟,几乎是擦着边才赶到那里,等安检完以后我们便登上火车,还没有坐下完全把行李放好,火车就“咣当咣当“启动了,不过确实没有听到那久违的汽迪长鸣——“呜——““呜呜”……
爱人显得略显着急,她在瞅着想和邻座的邻居做个调整,而我则注意观察,按兵不动,看看哪个更有可能性。爱人尝试了一番口舌操作以后,同一个车厢的人不是特别乐意,因为他们也一家的,我就告诉他先不要急“每个人上车都有可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我们先看一下哪个更有可能性,先不要着急“,言毕我又顺水推舟说了一句,”说如果大家有可能的话,能看能换也一定会相互帮助的,出门在外都不容”。儿子爬上爬下体验爬梯子的乐趣,一遍一遍……
于是我开始观察分析。同时利用这个间隙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我已经安全坐上火车了,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继续在家开心过年,我们就要返回金华了。当我打完了这个电话,我家属前面企图换座位儿的一个中间乘客表达了他的助人之愿——他愿意和我们换个中铺。
我家属历来还自称有”恐高症”——她立即露出了感激的神情,我也及时对那个老乡表达了歉意——说是老乡,因为从始发站去温州的车,一定九成九是安徽人。
母亲恰在这时候特意打电话过来欣喜地告诉我,看到了新春的第一弯月牙,按照老家的讲法,向新春的第一弯月牙去拜一下,小孩子一年到头就可以不生疮不生赖!——母亲还在惦记着孙子孙女的健康和平安,我告诉她,你帮我们拜一下,把祝福送上就行。我们在车上心中默念祈祷就可以了。母亲认为是这样的。我对母亲的话从小就深信不疑,那种向善向好的事谁不愿意呢?中国传统文化里心想事成的学问文化可大着呢?
挂了电话之后,我又进一步观察了车厢里的形势。就这样一番操作以后,将我们四个人换到了两个车厢里面。且是相邻的车厢,一个车厢两个上铺和一个中铺,还有另外一个车厢的中铺。
后来我又企图将另外一个车厢的中铺换到同一个车厢中铺。于是就找到了列车员进行了沟通。询问了同一车厢中铺的后面的行程情况。乘务员刚开始略有难色,我和她沟通讲了个人情况以后。于是我也不再勉强,就回到了自己的车厢。
过了一会儿,她主动跑到我身边,问我打算怎么调整。我看出她由衷的友善。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和他完整的进行了表达。她表示,如果对方没有矛盾,你们商量好以后,她可以做个登记,愿意帮助我们一下。于是我就和6号同车厢的17中铺进行了沟通,刚开始他不愿意,但进行了两次尝试以后,对方也表示愿意帮助我们。也委婉的进行提醒了,说让小孩子锻炼一下,而且小孩子自己也乐意不也是挺好的,再说,是不是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睡到一个车厢?我也思考了他这句话的意义,想着什么事情不能够都企图达到自己100%的目的——想想让女儿自己睡一个中铺,睡到另外一个车厢也挺好的,小孩子慢慢长大,总要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能什么都包着揽着,不去放手,抓的紧紧的。他一语点醒了我,于是我们四个人各自到自己的铺位上——两个小孩子开始在火车上去看他们自己的书,在旅途之余将落下的学习补上一些,车厢里慢慢的就安静下来——
卖晚饭的过来了,10块钱一份儿,想想还挺合算,于是就买了四份,米饭,洋葱炒猪肝,西红柿炒蛋,白菜,虽然简单便宜,但却是久违的“简单“味,那是一个时代的味道。顺便问了一下周边前面让座的那些老乡们,包括周边的邻座的人员,问他们有没有吃,说“我请客请大家吃饭,感谢大家的帮助和爱心!“,大家心里面都略有腼腆,说,”不必了,都是小事儿,出门在外能帮助的肯定相互帮助!”。
在后面,我又单独到了乘务室和乘务员表达了谢意。她也对我协调事情的能力和处事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后来,我们又聊了些工作的事儿。她也实事求是讲,说确确实实是有担心的,因为换完铺以后有些时候会错过提醒乘客到点时下车。她就经历过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被责骂问责的事情,我100%的表示理解。后来我们又谈了儿女,谈了处世之道,相谈甚欢。前前后后谈了将近30几分钟,这个大姐说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我已经挺诧异,难道就60岁了?这个大姐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呀。她看我有疑虑他,她说我们是50岁就退休了。列车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这个沟通能力,需要旺盛的精力去做好热情服务,年龄太大了,腿脚也不便。语言沟通上也怕产生口角血压升高,所以50岁就退休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能够坚守岗位,始终如一的能做到退休,那一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做许多事情,往往不是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而是坚持的价值,坚持就有了意义,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成功之道。她是蚌埠人。
想想这位大姐在一生中30几年的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铁路铁老大事业,那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儿,她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她的人生经历肯定是多么的丰富呀,她经历了多少人,多少事儿,看惯了多少世事冷暖,又看到了多少的亲情温馨,看清了多少的春花秋月,经历了多少飞驰的人生!她就是一本儿隽永的无字书,于是心里肃然起敬了起来......
后来,我们都各自安然入睡,直到半夜中有人喊起说“到金华南站了,到金华南站了!“我们睁开眼都挺诧异,才四点多钟怎么就到了?原来已经提前了将近五10分钟,原计划在义乌站停车的。但是没有停车就节省了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哎,这就是绿皮车祖师爷的特殊之处——它总是给人一些惊喜——或迟到或早到,给人一些不确定性,这就是绿皮车的个性啊。其实这有时候不就像人生吗?——怎么可能事事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呢?我们只能够享受当下便可,把当下的人,当下的事儿去处理好。就像这一路的换座经历,我们体验到了家乡人那种质朴的情感,体现了体验了出门在外,游子之间对乡情乡音的眷恋和相互之间的惺惺相惜……到了家以后还不到五点钟,可是外婆已经做好了早餐——她摆在了桌子上,有儿子最爱吃的五香炒青豆,有我最爱吃的蒸山药和胡萝卜,有女儿最爱的咸鸭蛋,有全家最爱的白米粥,几个菜摆在桌子上,就恰巧凑成了一个铜钱的形状。而今天是正月初五,恰恰就是财神爷的生日——我在思考着,什么是真正的财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就是知道乡情可贵,亲情可贵,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从而珍惜每一个当下,懂得当下可贵,就是懂得父母的牵挂,就像那弯弯的新月一样,母亲看到了,总要想到对子女的祝福,就像餐桌上的简单却朴实的早餐,虽然简单,可能是岳母一定是起了很早才给我们认真准备的,她在家里放着一个、心里放着一个期盼,直到我们归来,归来——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