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浙中在线 | 青少年在线(团委) |
2012-05-10

信 用卡消费心理:人们为何总会刷卡失控?

姬轩
2828 1
核心提示:每个国家都有“卡奴”问题,人们为何会刷卡失控呢?这是因为心理账户在作祟。我们往往认为,刷卡的付出,会小于现金的付出。
  当我们用现金购物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消减了购物的快乐。而在信 用 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近来报章上有则新闻很引人注目:上海一名80后的年轻女孩,难抵高档包、化妆品、各色时装的诱惑,于是,她选择“以卡养卡”的方式,居然拿了近百张信 用卡循环 套 现,不到3年的时间,欠款高达100万元。
  每个国家都有“卡奴”问题,人们为何会刷卡失控呢?这是因为心理账户在作祟。我们往往认为,刷卡的付出,会小于现金的付出。
  国外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证实了这个现象。他们给予受试者一张餐馆菜单,让其点餐。其中一半的受试者可用信 用卡消费,另一半则只能支付现金。结果发现,使用信用卡付账的受试者,他们的食物消费大大超出支付现金的人。可见,人们在花费现金时,要比使用信 用卡支付时谨慎得多。
  另一个相关的研究,则是让受测试者为家庭聚会进行花费估算。受测试者拿到同一购物清单,结果发现,计划用信 用卡付费的受测试者,他们的预算金额为175美元,而计划用现金支付的人,预算仅为145美元。这再次显示,当用信 用卡付费时,我们都会大方许多。
  很有趣吧!事实上,当我们把心仪的物品购买到手时,紧随其后的付款动作往往让人感到心中疼痛,抵消了购物的快乐,甚至让人否决掉自己最初的购买意向。而在信 用卡消费中,实际的现金支付远在物品入囊之后,从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钱减少的痛苦。
  因此,支付金钱的方式越直接,付账的痛苦就越大。信 用卡作为最不直接的支付方式,甚至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过是个签名游戏”的感觉,当然容易造成过度消费。这也是为何许多商家都希望客户能购买会员卡,因为这么一来,只有第一次掏腰包时会心痛,之后,不过就是数字加减的游戏,当然消费起来就会大手大脚。

  如果你想少花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换个心理账户:直接使用现金。这么一来,就会对自己所支付的花费有更真实的感受和估量,消费也就能更加理智。
  若是你和信用卡实在难分难舍,那么在潇洒刷卡前,不妨稍停半分钟,在心中默默计算一下,自己即将入手的宝贝,究竟要花你多少钱。同时,也请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你需要为此掏出多少张大钞。那么当你再次入手时,就能对消费有更精准的判断了。
  掌握信 用卡消费的心理密码,你就能摆脱当“卡奴”的尴尬,理智消费。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全部评论 默认

我来说两句

大家都在看
  • 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违法乱纪的,有钱有势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2025-10-12 16:19 月下独捉

  • 罗店海鲜面

    2025-10-12 14:21 倪大大大

  • 浙江省医疗保障省级统筹公开征求意见

    2025-10-12 17:36 jh2022

最热金哇圈

#秋高气爽,发个哇圈#

广德升平

7

不要同情7000万选民平均阅读能力五年级水平的局限,也不要低估知识分子的无知与无耻。做个独立有思考的人,任何时期、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无比重要。

ddy8088

6

#原创书法#

丰氏好男儿

6

我刚自制的5万毫安充电宝

ddy8088

5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和尚银

5

#八天很短 七天很长#

艳苹

4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闲云野鹤yt

4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艳苹

4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艳苹

4

吃晚

我一直在角落

4

触屏版 /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