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苦心熬制6年的电影,值得你120分的关注【附金华观影信息】


“一幕之遥”纪录片影展第二场:《梧桐树》
一棵梧桐树在一座特殊学校毅力屹立了40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他们失去了一部分感知和交流的能力,而这个社会似乎与他们也陷入一种沟通无力的状态。他们有的健谈(用手语),却只能和小乌龟做朋友;有的拼命学习播音,为了逃离只能做盲人按摩的命运;有的苦于无法表达善意,只因为感受爱对于她来说都如此艰难。他们是一群被残缺定义的孩子,但他们不甘于此。
适合人群:孩子及家长,爱心人士、纪录片爱好者
时间:6月1日19:00
地点:金华佳艺影城
协办单位:金华市第一职业学校微电影工作室
联合策展人:黄佳老师
金华全城仅此一场,机不可失,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购票

关于电影《梧桐树》
看不到,听不到,世界还存在吗?
盲聋的孩子跟普通孩子一样,怀着梦想走向生活。比如《梧桐树》里14岁的盲女王怡文。世界以痛相吻,她却报之以歌。
当王怡文在教室里唱起意大利咏叹调“Caro Mio Ben”(《我亲爱的》)时,那歌声瞬间让人心柔软,让世界复归平静。这首歌,就是影片《梧桐树》的片尾歌曲,也是苏青导演为王怡文专门录制的独唱——意大利经典咏叹调《我亲爱的》(CARO MIO BEN)。

这首歌唱出了电影内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是电影《梧桐树》创作团队内心的感动,他们的生命流淌深情,我们原以为会施以同情,没预料到他们的爱治愈了我们的伤痛。
推荐大家来看这部纪录电影《梧桐树》,这是一部聚焦你我身边这一群特殊孩子的极度诚意之作。

导演:苏青/米娜
主角:王怡文/李聪/曹寒子/张丹彤/吴梦飞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118分钟
《梧桐树》刚刚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真实至上”展映,是这一单元15部优秀纪录片中唯一的中国影片。在这之前,影片先后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AND纪录片基金支持,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亚洲纪录片提案推荐”奖,提名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一种立场”,并在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得热烈好评。
由于影片形式极好地服务于内容,完整成熟的视听设计令观众对“特殊的”孩子产生共情,我们也将在“一幕之遥”纪录片影展中呈现给金华观众这部影片。
《梧桐树》被FIRST评委称为是“天真版的《囚》”。
同样是凝视障碍人群,导演避开了猎奇的捕捉,也未落入消费弱势族群的窠臼。影片以强烈的镜头语言,平静中放大感官,唤起存在于我们心中,却已被忽视已久的温暖情感。

不少已看过影片的观众,都疾呼这是部值得所有人观看、不刻意煽情的好电影。
自2011年开拍,这部纪录片用6年时间记录了河南郑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盲聋青少儿的成长历程。导演苏青和米娜用镜头观察并陪伴这里的孩子成长。长情“陪伴”的,还有镜头里常常出现的梧桐树,这些自建校起种下的小树在50年风雨中茁壮成长,成为影片中的角色和另一视角。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追溯源头是因为导演苏青的大哥苏梦伦。
大哥是一位聋人,三岁时高烧不退,在医院打了链霉素,回来半年,听力逐渐丧失,成为聋人。苏青五六岁时,大哥经常骑车带他去聋哑学校(旧称)玩耍。因为常常跟大哥在一起,看大哥打手语,苏青长大以后也见识了大哥结交的聋人朋友。大哥的江湖既是有趣的世界又是孤独的世界。苏青自学了手语,他成为家里唯一可以与大哥正常沟通的人。

年幼的聋人由于失聪,语言发展受阻,常被当作“聋哑人”,但实际上聋人并不哑。大哥虽然听不见,但他在家里什么都做,他不仅要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苏青觉得哥哥与众不同,“他不靠语言(口语),靠行动,靠感应,我们说半天不如他看你一眼。”
2002年,苏青和米娜借了朋友一台DV,他们打算用这台小小的摄像机,拍摄聋人群体的故事。自此,他们慢慢在做,但从没有停止。
在《梧桐树》之前,苏青和米娜已经完成了《手语时代》和《白塔》两部聋人题材纪录长片。

除了拍纪录片,2008年他们在北京宋庄艺术家聚集的画家村——小堡村,独创了“聋听共建”的特色餐厅——米娜餐厅。这是一间他们亲自设计打造的餐厅,包含了对生活的美好寄予与理想。工作团队有一半以上是聋人伙伴,手语成为这个餐厅的第一语言。
《手语时代》的女主角芳芳早已是餐厅店长,《白塔》中的人们也在每个新年到餐厅造访迎新叙旧。这两年在《梧桐树》中的孩子们与他们的家人,也陆续来到餐厅欢聚逗留。电影与现实模糊了界限,摄像机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关注。
《梧桐树》中的一位聋人女孩儿,名叫李聪。树上有钉子,她会担心树疼;她发现养的小龟很爱“臭美”,她也欣喜配合。她与世俗的想象完全不同,她奋力抽芽用昂扬的成长打破这个世界的不公和歧视。


海报中望向天空的红衣少女,是美丽的曹寒子。《梧桐树》陪伴她从12岁花季至今。她自幼视听双重障碍。在聋班学习,她无法看清手语;在盲班,她听不清别人说话。

她只有坐在那里,竭力在微弱视觉和微弱听力里努力捕捉信息,含混不清又倔强固执地提出对世界的无数疑问。她每天在长高长大,但她的视力与听力也面临下降的危险。

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小失去视力听力,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打动了无数眼睛、耳朵与心灵。一切皆因为她遇到了启蒙老师沙立文女士,一位坚强的家庭教师,将她从混沌中拯救,她们共同创造了世间奇迹。
曹寒子有幸遇到了她的“沙立文老师”,美术老师王琴。


王琴老师有着坚毅的决心,但寒子也不是温驯的姑娘,她不示弱的个性也使得每一个进步都是意志与爱的较量……
成为了豫剧小明星的张丹彤,梦想当央视主播的吴梦飞,都在镜头前坦然讲述了心声,她们依然天真但她们也早就成熟了。


影片里的音乐是打破现实禁锢的一道光亮与声响,为影片奠定了基调。天才少女王怡文天籁般的演唱与演奏,传达出信念和精神力量。“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叶生叶落,四季轮回,时间流逝。在大象,我们有机会一起倾听这群盲聋儿童内心的歌声,看见《梧桐树》昂扬生长。
导演米娜曾在采访中说:“这些梧桐树蕴涵着一种意象和诗意。梧桐树既象征陪伴,也意味着时间。电影片名‘梧桐树’的题字,是由视力听力双重障碍的寒子亲笔书写,笔画稚嫩但骨架有力,字若其人。别有意义。”

本片的英文片名《MY DEAR BELOVED》,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心深处我们渴望彼此打破界限,形成美好的人与人的关系。

《梧桐树》所做的,是用影像反映这群特殊的孩子们的真实生存现状。而NEWS大象城市影展希望可以在这个被热点噱头充斥的年代,带大家回归真实。

“看不见听不见,这个世界还存在吗?”导演苏青和米娜希望所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人,都能够回到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感谢所有真诚想要帮助这个特殊群体的人们,感谢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2个小时里,我们彼此的陪伴。
抢票TIPS
我们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在许多大小朋友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种子。
《梧桐树》在“一幕之遥”纪录片影展的展映档期为6月1日19:00,金华佳艺影城。

这个六一,你可以带着孩子走出游乐园,一起来观看《梧桐树》下的另一种童年,过个有特殊意义的儿童节;
如果你有志于在公益事业上做些什么、改变点什么,你也可以邀请身边值得邀请的朋友一起前来观影;
如果你的生活中需要多点阳光,这些阳光的孩子们也同样会温暖你;
如果你是纪录片爱好者,那《梧桐树》更是一部绝对不容错过的绝佳好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