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浙中在线 | 律师服务 |
2022-02-27

以前可以忽略,但现在不可或缺的担保条款(担保之担保方式篇)

楼律师
53568 6
法律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法律的修订,我们xi以为常的操作方式有时要也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利益。
比如说——约定担保条款。
以前想要他人为自己的债权提供担保,一般都是简单的要求担保人在债权文书(如借条、欠条)的下方写上“担保人:(XXX签名)”。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还管用。
...随着202111日《民法典》的实施,这样的书写方式已经不足以完全保障您的利益。
因为,同样的书写方式,随着法律的改变,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效果。
旧法规定(担保法第十九条):“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新法规定(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笔者简单介绍一下新法律变化前后,对我们的实际影响:
◆民法典实施前,只要担保人在债权文书(如借条、欠条)中书写“担保人:(XXX签名)”。那么,当欠款人不按约履行付款义务时,FY可以在一个案子里判决欠款人和担保人承担付款责任,而且我们可以要求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承担全部付款责任(即欠款人与担保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民法典实施后,如果仍像上述提到的只是让担保人在“担保人:”字样后面签名的话。那么,一旦欠款人不按约履行付款义务时,我们只能先立一个案件起诉欠款人,在欠款人经判决并经强制执行程序后仍不能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才能再立另一个案件起诉担保人。非经上述程序,担保人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即:我们只能找欠款人付钱,欠款人被执行后还付不出钱的情况下,才能再找担保人付钱。而不能在一个案子里要求欠款人和担保人付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历经两个案子的起诉以及执行程序。显然会极大地拉长诉讼时间和诉讼成本。而且也还会给担保人隐匿、转移财产提供充分的时间。)
那么,在新法律规定下,怎么样才能做到在一个案子里同时起诉欠款人与担保人,并让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呢?
关键是应在体现担保责任的条款中明确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比如:写上“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字样,并让担保人在担保处签名捺印。
再比如:将担保人签字处写成“连带责任保证人:(XXX签名)”



全部评论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不要担保
    1楼 2022-02-27 17:38

    评论

  • :不要担保 (2022-02-27 17:38) 


    您需要别人担保时也会用到。
    2楼 2022-02-27 17:44

    评论

  • 不错,学习了
    3楼 2022-02-27 21:29

    评论

  • :不错,学习了 (2022-02-27 21:29) 


    4楼 2022-02-27 21:53

    评论

  • 5楼 2022-02-28 07:26

    评论

  • 6楼 2022-02-28 08:30

    评论

大家都在看
最热金哇圈

朋友们早安

蓝天阳光

10

#今天你签到了吗#

老猪乖乖

10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迅哥兒

10

大家早上好

霸道女总裁

9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毛敏敏

9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山青

9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迅哥兒

9

早上好

江湖过克

8

欢迎关注浙中在线金哇圈!

黄艳

8

西湖波心,野鸭悠游;岸柳轻垂,如见无常。诸法皆空,刹那即永恒,且看这一湖一景,本自清净,不生不灭。#旅行推荐官 #杭州西湖#湖畔美景#杭州旅游发布

智航

7

触屏版 / 电脑版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