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金东城下,不坠青云之志。在战"疫"场上,一名58岁的交警摘下警帽后,脑袋上露出了一条触目惊心的疤痕。
他是徐锦礼,是金华交警直属二大队直属中队的民警。一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打破了他平静有序的生活节奏,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开颅、化疗、放疗等病痛折磨,同事们一度为他的健康担忧不已,但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挺了过来,再次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工作岗位中。
此次抗"疫",是他主动请缨的。中队领导担忧他体力不支,打算安排他坚守事故处罚大厅,但他却"不领情",他说:我不怕,我的脑袋开过颅!鬼门关我都回来了,抗"疫"让我先上!

守好"东大门",他如"老黄牛"般坚韧 金华东高速口是"外防输入"的重点卡口,自3月12日以来,党员民警要求24小时在职在岗,徐锦礼义无反顾地冲到第一线,守护住"第一道关卡"。倒春寒、白加黑、高年龄、大流量等问题都是他执勤时要面临的重重阻碍。高速口车流密集,徐锦礼的"老花眼"也受累了,每辆通行的车子都贴有一张标明通行条件的反光贴条,他要根据贴条研判车辆劝返与否。"师傅,我看你车玻璃上没撕干净的贴条,你是什么类型车辆啊?""你这个车不能上高速。"徐锦礼在高速口做起了一位"啰嗦交警",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位有疑问的车主进行讲解与劝导。"4.15疫情"爆发后,"坐不住"的他再次转移战场,到330国道金华与武义交界处,开始了严防"车辆外输"的阵线工作。

(右边女儿)

(左边女婿)
全家"守前线",他如"孺子牛"般奉献
不仅是徐锦礼,他的家人也都在抗"疫"前线。他的妻子是金华市口腔医院的后勤人员,女儿和女婿分别是市委办保密局和市建设局的工作人员。疫情期间,他的妻子坚守在医院做好防疫物资仓库管理、防疫用品发放采购工作;而他的女儿、女婿则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西市街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赴核酸检测点维持现场秩序、参与"清村扫楼"等重点工作。
由于一家人都是早出晚归的工作制度,他们几人唯一能相聚的时间,便是夜间9点后到隔天5点前。一顿顿匆匆的早饭,一个个关门的身影,他们都把最宝贵的家人相聚时间投身到了最严峻的抗"疫"中去,致敬所有"一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