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街的龙灯,蜿蜒盘旋蔚为壮观(二 十一)

平时的小伙伴们有的回家过年了,有的出去游山玩水了,热闹的宿舍楼,显得冷冷清清。我一个人在宿舍里百无聊赖,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越是重大节日,我就越感到寂寞孤独。此时能够陪伴我的大多是杂志与书籍,躺在床上看书,突然听见师兄李赢喊我的声音,告诉我师父找到他,邀请我们金华的三个徒弟去他家吃晚饭。以前没有通讯工具,一般都是靠人传话,远的就靠书信,加急只能邮电局打长途电话或者电报,费用按字计算,老贵了。想想现在的Q Q,微信,哪怕是漂洋过海也方便快捷,而且直接视频,最关键不花钱,真是幸福感满满,不得不感叹科技日新月异的飞跃发展。
我汽校师傅是南市街女婿,记得师娘特漂亮,温婉贤淑,知性善良,很有女人味。想睡觉的时候有人递过来枕头,孤独的时候,有人邀请我去吃饭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立马开心了起来,找到另一个师兄弟阿峰,街上买了烟酒水果,骑着那时候的座驾凤凰牌自行车,三人一路唱着郑智化的《水手》,兴冲冲的来到了师傅的家。师傅师娘用最热情的礼仪,好吃好喝的招待了我们三个徒弟,席间免不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师傅说南市街要迎龙灯了,他老婆家都是女儿女眷,人手不够,让我们几个到时候帮忙抬板凳。我们异口同声的欣然同意,并且满心欢喜,我们仨从小到大都只看过迎龙灯,没有亲自舞过龙灯,都很兴奋。
迎龙灯那天,我们早早的赶到了师傅的老丈人家,已经宾朋满座,小孩子们在院子里追打玩耍,热闹非凡。这里交代一下,那时候的南市街村在如今的五百滩公园里,通济桥下去就是。师傅丈人是南市街村干部,当地颇有威信。他交代我们迎龙灯时候的各种注意事项。然后吃一点东西填填肚子,凯旋归来后再吃席庆祝。我们趁空隙去村祠堂一样的地方先一睹龙头的风采,一个五彩鲜艳的巨大龙头已经供奉在大厅中 央,鼓乐声在大厅里回荡,龙头前满是高大的蜡烛,香火缭绕,看上甚是去威武霸气。
时辰已到,准备出发,硕大无比的龙头被众人抬了出来,此时已经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各家各户连上了板凳,无数条板凳组成的一条巨龙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夜色下的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上的板凳点着小灯笼,长长的的龙灯队伍蜿蜒壮观。每到一个单位门口,必定是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都会虔诚的送上一个红包,讨个吉利,希望单位来年顺风顺水发大财。原先通济桥到龙渎路之间有条小路,没有几米宽,但这是南市街最繁华的地方,饮食店餐饮店客栈鳞次栉比。最艰难的就是通过这条小路,原本路就狭窄,两边的店铺都点燃了各种烟花爆竹。因为我们是比较靠近龙头的位置,感觉身边火光冲天,耳朵膜已经被震的嗡嗡直响,身上到处粘上鞭炮爆 炸后的纸屑,犹如穿越在枪林弹雨之间。
上了通济桥,来到八一北街上的横街口,人民广场附近,道路宽敞,还有公安维护次序,巨龙终于有了欢腾的机会,前拉后扯,各种转圈.....玩起了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街道两边人山人海夹杂着烟花鞭炮声,大家玩的热火朝天,盛况空前,看龙灯的人群欢天喜地,一派温馨祥和欣欣向荣景象。我们几个师兄弟只扛着板凳随波逐流,身体早已热血沸腾汗流浃背。走过很多条街,估摸着十一二点,累到虚脱,才结束,回到了南市街。于是,各家各户开始家宴四方宾朋,免不了又是一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几乎喝高了才尽兴而归。回到家,仔细一看,发现过年穿的新衣服被鞭炮炸出了很多个小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