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天地 |
2023-02-09
在黑暗的角落里坐下

林子健
27470
2
在黑暗的角落里坐下
找条凳子,轻轻地拐过去,就在那黑暗的角落里坐下,真无所谓他人的注视,而且那回眸的目光携带着那虚缈而轻率的时候,一种不自信的感觉就萌生而出。这是我的心病,那幼小的年龄里的习惯了的思想总是缠得我很烦乱。我宁愿相信自己那风湿的心脏里有一些颤动的杂音,也不相信我外面的沉静里有一颗能够承受负荷的心。那样真好,虽然是黑暗的角落,可那也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我可以把腿就放到自己的腿上,我就可以把心思放在这黑暗角落的外面。
这一点我出奇的像自己的母亲,母亲就是那样的人,她看起来并没有需要或者很迫切地感到需要与他人交往,她一切平静的神色让人人觉得她的心弦是弹不出什么声音的,她那种对语言里的奇妙的东西直接是缺乏诱惑的。她太静了,人们有的时候会忽略她的存在,或者她的存在本身也失去了价值。做什么呢?所有的议题其实就是那心灵的交量与社会里的碰撞,所有的感慨也无非是欲望与现实产生了一些皱褶与距离,所有的热点无非是在社会上看到了一场好戏而自认为值得传诵的东西。是的,我母亲对这一些都不感到兴趣,她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真像她坐在后排听着那暄闹的人群里发出异奇的声音的时候不笑却总想着自己让自己圆满而快乐的事。
揣摩他人的思想是一件挺累的事,但不能说这揣摩不是一种非常杰出的本领。有一个大学同学,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时时告诫我,对人不能说真话。我当时就感觉到异常的不解,如何对人不说真话呢?以他的学历与智慧,这句话一定是他人生的精锐的感悟。可是我却怎么都无法理解,只觉得那样是不是太累了!真像一个人非得穿上一件厚实的棉衣上路一样,累重啊!说这话的大学同学太不说真话了,在工作上混了多年还是一个不太被重用的副职,不过以他的社会实践,这种不说真话的思想也许是根深蒂固了。其实,我现在才发现,不是不说真话,而是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揣摩他人的性格与思想,那就属于上乘之作了,这人必然是优秀之人。君不见那领导的额头何许的光圆,因为那是长期在揣摩他人心思里练出的一种显性的反应。
可是无论是揣摩还是不说真话,感觉还真的难,虽然有的时候你交谈或者交往的对象希望你说些合理的假话来。并不是所有的假话都是劣质的,因为假话的艺术性肯定比真话要有层次一次。可是如果捡起那种东西来,那我的额头上不是那种纯色的光亮,我的后脑上毛发必开始脱落。翻开自己写的东西来的时候,我只觉得那是一股清风,真纯真明啊!我终于感觉到要有那么细腻的思想,非得有一个宁愿而明静的心。
不理解没有关系的,因为什么东西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当我们自己相信那么一种思维的方式与生活的方式的时候,一定觉得那是最合乎自己的理性的思想的。所以,我真还愿意在黑暗的角落,就那么静静的坐着。
如果你发现,不要惊动我,因为那里一颗幼苗也许正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