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陪朋友找高中有感

老周最后把大女儿送回老家读普高了,花前找关系去了当地县城最好的高中。小女儿还在金华念五年级,但愿能吸取她姐姐的教训昊昊念书,别重蹈覆辙。
~~~~~~~~~~~~~~~~~~~~~~~~~~~~~~~~~~~~~~~~~~~~~~~~
昨天陪老周去找能读书的高中,她女儿考的不好。今年金华市区有12735人参加中考,普高计划录入7905人,意味着38%的孩子初中毕业时单纯的求学生涯就基本结束了。
今年的普高线是469分,民办普高可以降15分录取。老周孩子只考了370分不到,起初想找找关系花钱看能不能尽量读个普高,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也不知道是没找到过硬的关系,还是铺路需要的钱太多了。目标降低到找到民办高中读书,挂一个中专学籍,到时候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里笔者有个疑问想请教论坛诸君,中专学籍或无学籍的社会考生,和普高的考生,到时候高考是同一张试卷吗?如果是的话,两种参考身份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我们早上7点出发,先后去了云富中学、曙光中学、江南中学、古丽中学、方格外国语,直到下午4点才往回开。一圈问下来,现实很残酷。有的明确回复进不了,有的能进就是没学籍,出于好心也会劝家长让孩子去读职高,这分数就算去普高跟不上也会很遭罪。
老周最想进的那个学校,找到校长沟通过,入学要十万的赞助费,学杂费另外收预估一年五万左右,高中三年读下来,要接近30万了。这个费用虽然老周咬咬牙也能承担,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老周一直叹气,他自己初中毕业16岁就出来打工了,辛辛苦苦二十年总算小有气色,办了个小场子,一家人也从老家接到金华了。但以前总是全部精力忙生意,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如果当初稍微管一管盯一盯,也觉不至于这样。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平时真的要抽出时间陪小孩,关注他的身心健康和课业成绩。他小孩我是认识的,安安静静的一个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在班上也不会调皮捣蛋,属于老师最容易忽略的那一群人。考这么差的分数,我也和他聊过,得出的结论是有些本来可以拿到的分数,大概有四五十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拿到。比如体育,仰卧起坐扣了6分,其实50个仰卧起坐他完全可以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忘记摘眼镜了,做了一半感觉不方便才摘,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沟通好一停留结束了,扣6分。
陪他一天转下来,我有很多感触。孩子的学习,家长真的需要关注下,尤其是我这种放羊型的家长。初中真的太关键了,必须重视,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就可以有计划的带他去各高中校园参观下,感受感受不同高中的区别,让他自己决定将来要去哪里读书。